当前位置: 首页 公司动态 > >
欢迎光临js金沙 js金沙
本站搜索:
js金沙“红塔读书会”第76期活动顺利举行
2022-05-09 09:59:28     点击:
       


202256,js金沙“红塔读书会”76活动在第4教学楼211会议室顺利举行,活动由彭红军老师主持。本期读书会赏析的是由费利克斯·恩里克斯·阿卡拉和格伦·克肖执导的法律类影视作品《犯罪心理》(Criminal minds。该片曾连续三年荣获美国作曲家、作家及出版人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Composers, Authors and Publisher)颁发的“最佳电视连续剧奖”。

微信图片_20220506222044_副本.jpg

《犯罪心理》第十五季的海报.jpg

阅读资料:

(一)期刊类

1、李玫瑾:“‘犯罪心理’辨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2、陈和华:“‘犯罪心理’的心理学解读”,《青少年犯罪问题》,2015年第5期。

3、邓丽亚,杨静:“‘魔鬼附身’者的内心世界 :犯罪心理结构解析”,《西北师大学报》,20067月第43卷第4期。

4刘建清:“当代中国心里研究的困惑与思考”,《中国刑事法杂志》,2014年第4期。

5、罗大华、何为民:“对犯罪心理学研究取向的思考”,《政法论坛》20041月第22卷第1期。

6、雍自元:“犯罪心理的解析与启示——以许霆案为例”,《安徽师范大学大学报》,20089月第36卷第5期。

7、梅传强:“犯罪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刑事责任的心理基础”,《现代法学》,20034月第25卷第2期。

8、李 晖、罗大华:“犯罪心理学研究方法论再探”,《心理科学》2008年第31卷第6期。

9、李玫瑾:“高智商者犯罪心理探析 —— 从复旦大学投毒案说起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5年第4期。

10、单钰淇:“基于混沌理论的犯罪心理生成机制研究”,《系统科学学报》,20192月第27卷第1期。

11、张福贵、吴强:“技巧与伦理——雷米犯罪心理小说的双重审视”,《社会科学战线》,2018年第4期。

12、范刚:“论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科学编题”,《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13、梅传强:“论犯罪心理的生成机制”,《河北法学》,20041月第22卷第1期。

14、李韧夫、董进、于靖民:“论犯罪心理概念的发展对当代美国刑法的影响”,《当代法学》,20095月第23期第3卷。

15、张玉:“论犯罪心理形成的相关因素”,《求实》,2009年第2期。

16、周凌:“我国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困境及其出路”,《法商研究》,2016年第2期。

17、范刚:“刑事一体化与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兰州大学学报》,20065月第34卷第3期。

18、范刚:“再论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科学编题——理活动规律与编题”,《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19、李玫瑾:“侦查中犯罪心理画像的实质与价值”,《中国公安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20、刘柏纯、罗大华:“论犯罪心理学的科学基础”,《河北法学》,200512月第23卷第12期。

(二)专著类

1[]柯特·R.巴托尔 等 著,《犯罪心理学》(第11版),李玫瑾 等 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7年。

微信图片_20220508224326.png

(马伊菲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