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司动态 > >
欢迎光临js金沙 js金沙
本站搜索:
js金沙“红塔读书会”第38期活动顺利举行
2020-05-09 16:37:31     点击:
       
        2020年5月5日,js金沙“红塔读书会”第三十八期活动通过线上交流的方式顺利举行。本次读书会讨论的是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比吉特·班纳吉和埃斯特·迪弗洛的著作——《贫穷的本质——如何逃离贫穷陷阱》之前两章。活动由彭红军老师主持,和月松、马继友、汤明松、左伟同学做主题发言,刘曦同学做补充发言,最后由彭老师点评及补充。
        Ⅰ、主题发言部分
(一)和月松同学的主题发言
        ⒈书本简介
        本书的作者阿比吉特·班纳吉和埃斯特·迪弗洛,他们调查了贫困人群最集中的18个国家和地区,从一系列具体的问题出发,详细解读了我们过去对贫穷和穷人的误解,以及穷人在做选择的时候会遇到的困难,并提出了解决贫穷问题的具体办法。
       ⒉作者介绍
        作者:(印度)阿比吉特·班纳吉(Abhijit V.Banerjee) (法国)埃斯特·迪弗洛(Esther Duflo)阿比吉特·班纳吉(Abhijit V.Banerjee),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福特基金会国际经济学教授。曾就读于印度加尔各答大学、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大学及美国哈佛大学;曾任发展经济学分析研究局局长、美国艺术科学研究院及计量经济学会研究员、古根海姆基金会及艾尔弗雷德·斯隆基金会研究员。获2009年度印孚瑟斯(Infosys)奖等多个奖项,曾任世界银行和印度政府等多家组织机构荣誉顾问。
       埃斯特·迪弗洛(Esther Duflo),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系阿卜杜勒·拉蒂夫·贾米尔扶贫与发展经济学教授;曾就读于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大量荣誉:2010年度约翰·贝茨·克拉克奖,2009年度麦克阿瑟“天才”奖学金,《经济学人》杂志“八大杰出经济学家”之一,《外交政策》杂志“百位最具影响力思想家”之一,《财富》杂志2010年“40位40岁以下”最具影响力的企业领导人之一。2003年,班纳吉和迪弗洛联合创建阿卜杜勒·拉蒂夫·贾米尔贫困行动实验室(J-PAL),并一直共同为该实验室提供指导。
       J-PAL实验室的任务是确保扶贫政策的制定基于科学依据,从而减少贫困人口。J-PAL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已赢得国际认可,获西班牙毕尔巴鄂比斯开银行年度“知识前沿”奖。
      ⒊补充知识——阿卜杜勒·拉蒂夫·贾米尔(J -PAL)
中文全称叫:阿卜杜勒·拉蒂夫·贾米尔贫困行动实验室(Abdul Latif Jameel Poverty Action Lab at MIT),这是它的英文介绍,是个非营利性组织:
本·阿卜杜勒·拉蒂夫·贾米尔贫困行动实验室(J-PAL)成立于2003年,是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经济方面的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它已经成长为一个全球性的致力于通过随机方法解答重要政治问题以对抗贫困的机构。
       ⒋前言
补充知识:贫穷经济学与穷人经济学
贫穷经济学
(一)什么是贫困经济学
贫困经济学是研究贫困地区的经济开发和脱贫致富发展规律的科学。
(二)贫困概念的经典释义
中国传统解释-财货贫乏论
中国古汉语对“贫”、“穷”、“困”的释义主要是指处于财货匮乏的境况。
关于“贫”,《说文》释义:“贫,财分少也。”《广韵真韵》曰:“贫,乏也,少也。"
关于“穷”,《广雅释诂四》释义:“穷,贫也。”
也就是说,“贫”与“穷”含义大体相同,都是指缺乏财物。
但“贫”与“穷”有里或程度方面的差别。《左传昭公十四年》说:“大体贫穷相类,细言穷困于贫,贫者家少财货,穷谓全无家业。”《荀子大略》道:“多有之者富,少有之者为贫,至无有者为穷。”意思说“穷”比“贫”更为极端,即一无所有。
关于“困”,《广雅释诂四》释义:“困,穷也。困的另一个函义,是指处于艰难窘迫或无法摆脱的境地,即困境。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将“贫穷”和“贫困”释义为财物极为缺乏的艰难窘迫境况。
需要指出的是,《荀子大略》关于“多有之者富,少有之者为贫,至无有者为穷”的论述,阑明了物质上“贫”与“富”的相对性和可里度性。这一定义,要比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关于贫与富的定义要早2000多年。
在20世纪后期,对中国农村中存在的贫困现象,一种较普遍的说法是“食不裹腹,衣不遮体,房不避风雨”。这同样是对贫困的一种传统理解一财货匮乏论。
(三)亚当·斯密解释-交换价值贫乏论
西方古典经济学体系创始人亚当·斯密对“贫”与“富”涵义的阐述,也是从财物或财 富多寡的角度来解释的。所不同的是,他从劳动价值论出发来论述财富的价值或商品 交换价值,从而将“贫”与“富”定义为拥有支配或购买劳动的多与寡。斯密在他的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中说:“个人是贫是富,就看他在什么程度上享有人生的必需品、便利品和娱乐品。”(亚当斯密著: 《国民财 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 ,上卷,第26页,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他接着说:“劳动是衡里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自分工完全确立以来,各人所需要的物品,仅极小部分仰给于自已劳动,最大部分须仰给于他人劳动。所以,他是穷是富,要看他能够支配多少劳动,换言之,要看他能够购买多少劳动。”这里所说的劳动,不是具体劳动,而是一种抽象劳动,是指凝结在财富或商品中的价值或交换价值。
(四)大卫·李嘉图解释-使用价值贫乏论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对斯密关于贫与富取决于其所能支配的必需品、便利品和娱乐品多察,即取决于财富多寡的观点,是持赞同态度的。但是,李嘉图不赞成斯密把财富与价值等同的观点,因而,他认为斯密关于贫与富取决于所能购买的劳动里多寡是不恰当的。李嘉图认为:“价值与财富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因为价值不取决于数里多寡,而取决于生产的困难或便利。制造业中一百万人的劳动永远生产出相同的价值,但却不会永远生产出相同的财富。由于机器的发明,由于技术的熟练,由于更好的分工,由于使我们能够进行更有利的交换的新市场的发现,一百万人在一种社会情况下所能生产的必需品、享用品和娱乐品等财富可以比另一种社会情况下大两倍或三倍,但他们却不能因此而使价值有任何增加。”他指出,“政治经济学中的许多错误之所以发生,就是由于对于这一问题的错误看法,由于把财富的增加和价值的增加混为一谈”李嘉图认为,财富是指生产出的商品或物品,评价财富的多寡或穷与富的尺度,是商品或物品数里即使用价值的多察,而不是劳动价值的多寡。“如果两个国家所具有的生活必需品和享受品数里恰好相等,我们就可以说它们同样富有,但是它们各自的财富的价值取决于这些财富生产上的相对便利可困难条件。”
(五)西博姆·朗特里的研究-收入贫困论
朗特里将贫困定义为:“家庭总收入不足以支付仅仅维持家庭成员生理正常功能所需的最低里生活必需品开支。”朗特里所说的最低里生活必需品,包括食品、衣物、住房和取暖等项,但不包括报纸、邮票、烟酒、消遣等“享受品”、“娱乐品”或“奢侈品”。根据最低里生活必需品的数里及其价格,从而得出了划分贫困家庭的收入标准,即贫困线。这是关于收入贫困和贫困线的经典研究,朗特里方法一直沿用至今。世界银行在《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对发 展中国家的收入贫困人口规模现状进行了计算分析。世界银行在《报告》中评价说,与朗特里研究相比,尽管两次收入贫困的计算相隔1个世纪,“不过它们采用的基本概念和方法非常相似”。经济学家们大多从收入角度来解释或定义贫困概念。如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经济学》中说:“贫困是一种人们没有足够收入的状况”。由于收入是评价居民生活状况的一个十分重要指标,并且它比较容易进行统计、测里和监则,因此收入贫困成为当今各国反贫困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六)贫困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贫困经济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有:贫困的原因和贫困种类的研究。从整个世界来说,有的地区经济发达,如欧洲和北美洲。有的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如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经济发展缓慢的地区与经济发达的地区比较就出现了贫困地区。贫困地区的形成总有一定的原因。其中,有自然条件,如地理位置差、土地贫瘠、交通落后、气侯恶劣等;也有社会条件,如技术落后、管理混乱。劳动者素质差等。贫困经济学首先要找出某一地区形成贫困的原因,然后,根据不同的原因,对贫困种类进行划分,以便为贫困的具体分析创造条件。
(七)贫困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历史研究。各个国家都有贫困地区的存在,在这些地区的经济现在都有或多或少的发展,尽管这一发展是不稳定的,有时呈现为负发展,这是由于战争或自然灾害等破坏生产力因素的作用结果。通过对这—历史的分析和研究,可以从中总结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为贫困地区今后发展提供正确的可行方案。
贫困地区现状的研究。其中包括贫困地区的自然资源状况、风土人情面貌、生产和科学技术水平,人的文化素质、知识结构、工农业、交通运输及能源的发展状况等。通过对这些现状的研究、可以准确地了解和把握贫困地区的各种优势,为制定各种符合贫困地区具体情况的政策提供客观依据。
(八)贫困地区经济开发的研究。主要有:
(1)贫困地区的开发和贫困地区自然资源保护关系。历史上,贫困地区(如美国西部)的开发,都付出了较大的代价。许多被开发的贫困地区,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这不仅影响了被开发地区的经济进一步发展,也造成了被开发地区的各种社会问题。在贫困地区进行开发时,如何在保持自然环境不受破坏,社会秩序比较安定的条件下,用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是贫困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2)对开发贫困地区的原则、方针、政策及战略步骤、战略规划、战略措施的研究。
(3)贫困地区的开发和发展商品经济的关系,一般说来,贫困地区是商品经济比较落后,自然经济大量存在拘地区,加速商品经济的发展,对于破除贫困地区自然经济的]影响,提高贫困地区劳动生产率,使其走上富裕道路有着重大作用。
(4)对贫困地区开发中其他各种关系的研究。在开发贫困地区过程中,会形成各种各样、错综复杂的关系,其中有人和物的关系,也有人与人的关系,它们都在影响着贫困地区的开发。贫困经济学必须对这些关系有个正确的认识。
贫困经济学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生产力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经济管理学、人口学、社会学、法学等社会科学和地理学、地质学、生物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为理论基础的一门立用经济学科。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水平低是中国的特点。尽管经过四十年的努力,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经济还很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也比较低,许多地区仍然十分贫穷。所以,开展贫困经济学的研究,对我国经济发展,摆脱贫困,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水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穷人经济学
(一)穷人经济学,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舒尔茨1979年提出的。
在舒尔茨看来,农业经济学就是穷人的经济学,因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都生活在农村。
(二)农业经济学是研究农业中生产关系和生产力运动规律的科学。农业经济学是研究农业生产,及与其相联系的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学科。其内容包括农业中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生产力诸要素的合理组织与开发利用的规律及应用 等。对于农业中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进行研究,起源于奴隶社会时期奴隶主管理庄园经济的需要,在封建社会时期又有所发展。
⒌内容梳理:第一章《 再好好想想》 
(一)
在文章开头,作者通过列举一些具体,庞大的数据,体现出了全球贫困问题的严重性,从而引出本书的目的之一,就是劝谏读者面对这样的大问题不应该逃避。
之后作者介绍了一项实验,从这个实验中表明,人们面对广泛的全球贫困问题,难免会存在泄气,在对个体进行一对一帮扶时能让人们更积极一些。因此将贫困这一问题细细拆解,具体面对,重新认识贫困这一挑战,自然就能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关于贫困问题的讨论并不是这样的,许多专家只是泛泛而谈,只讲一些大问题,而忽视了人的积极性与贫困问题的严重性成反比这一特点。
接下来,作者提出来一个极具争议的问题——面对贫困国家是否需要援助?
杰弗里·萨克斯认为贫困国家已陷入“贫困陷阱”需要外来援助,使贫困国家慢慢爬出“贫困陷阱”威廉·埃斯特利、丹比萨·莫约则认为援助的弊大于利,低成本的援助只会使贫穷国家陷于安逸 不能真正走出贫困。只有让贫困国家自己站起来,解决贫困问题才是最有意义的。两种观点似乎都有合理性,卢旺达走向繁荣的例子也似乎证明了两种观点的科学性,所以难以定下结论。从整个世界看,能支持两种看法的事实也非常多,因此,对这两种观点孰对孰错妄下结论,或许只是一种猜想。本书对援助的看法不是绝对的,而是看援助在具体问题中的好与坏,是结合具体的事件,深入分析援助这一行为。总的来说:就是从实际问题角度思考,有针对性地找出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例如:疟疾感染这一具体列子。提供经过杀虫剂处理的蚊帐可以将疟疾的感染病例减少一半。提供蚊帐的方法有全价购买;免费赠送;优惠出售这三种方法。这一案例给的启示:在使用蚊帐的方式上得不出任何结论,因此从泛泛而论转向具体剖析,得到穷人是怎么做出选择的。
(二)被困于“贫穷陷阱”
“贫困陷阱”是否存在。萨克斯认为由于地理位置不佳等因素有些国家陷入了贫穷,而且时常会越来越穷。这些国家要踏上繁荣之路,必须要有一个推力,推出这个贫穷陷阱,才能走向繁荣。埃斯特利则认为,贫富会变化,贫富这一状态是可以变化的,因此也就没有“贫穷陷阱”这一说。
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也是争议的。萨克斯“千年乡村计划”就是以贫穷陷阱为基础,给贫穷的个人给予帮助,使其生活走向一新的道路。肯尼迪就是一个代表,由于领取了免费的化肥,提高了收成,使他的生活大有改观,使自己挣脱了“贫穷陷阱”但是对这一例子,有人也提出反对意见,如果化肥有这么大的利益,可以自己一年购一点,用于最肥的田,得到的收益,明年又购化肥,这样也能靠自己力量摆脱“贫穷陷阱”。讨论肯尼迪的故事,我们可以知道,对于无钱可投入的人,财富增长的范围受限,那么就掉入“贫穷陷阱”另一方面,如果穷人的财富有快速增长的可能,“贫穷陷阱”也就不存在。之后作者用图标帮助说明关于贫穷本质的讨论。“S形曲线”:“贫穷陷阱”将来的收入低于今天的收入,会变得越来越穷,明天的收入高于今天的收入,会变得越来越富。“反向L曲线”不存在“贫穷陷阱”一次性的施舍并不能永久地提高一个人的收入,最多也只能让他们前进更快一些,并不能改变他们最终前进的方向。
通过“贫困陷阱”,我们能看人的思想,要研究的也不仅仅是抗击贫穷的有效方式,而且还有能使世界变成一个更有意义的地方。
⒍知识补充——贫穷陷阱
(一)贫困陷阱
发展经济学中的贫困陷阱,就是指由于经济中存在恶性循环,而使发展中国家陷于贫困落后之中难以摆脱。贫困陷阱可分为两种:技术陷阱和人口陷阱。
(二)基本定义
一旦掉进这种“贫困陷阱”,要想从里边跳出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三)产生原因
20世纪50年代有三位经济学家揭示了“贫困陷阱”的产生根源:
(1)纳克斯(Nurkse)于1953年提出“贫困恶性循环论(vicious circle of poverty)”;
(2)纳尔逊(Nelson)于1956年提出“低水平均衡陷阱”(low-level equilibrium trap)理论;
(3)缪尔达尔于1957年提出“循环累积因果论”。
这些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总是陷入低收入和贫困的累积性恶性循环之中,用纳克斯的话说:“一国穷是因为它穷”(A country is poor because it is poor)。
“贫困陷阱”为什么能够相对地把人锁定在贫困中,其基本原理是这样的:因为你穷,你就享受不到良好的教育,引起人力资本的退化;因为你穷,你就缺少物质资本的投入,许多赚钱的机会因而与你无缘;因为你穷,就限制了你的活动范围和自由,因而使你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而日益边缘化;因为你穷,就可能影响你的情绪和精神状态,从而一蹶不振而荒度人生。
⒎对“贫困并不仅仅意味着缺钱,他会使人丧失挖掘自身潜力的能力。”这句话的理解
在脱贫攻坚战如火如荼进行的阶段,“扶志”变成了一个热门词汇,许多贫困户就行一个黑洞,国家给再多的补助资金也无法使其摆脱贫困,因为这一类贫困户缺的是志气,他们缺少思考,理性,行动。慵懒、愚昧、目光短浅无疑是这些人的代名词。国家应该为其提供培训,让其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从思想上摆脱贫困,让这些贫困户拥有新思维,有智慧,让他们拥有挖掘自身潜力的能力,这才是脱贫的本质,才能从根本上脱贫。
     (二)马继友同学的主题发言
开始读这本书我是抱着了解如何解决贫困去读的,但是读了第一章我有点懵,又读了一下前言,再读了两遍第一章才了解一点点。
      在书中提到的穷人每天能够用于开销的费用大约是99美分。这些钱用来购买一些基本的生活用品都必须要精打细算,所以他们活得更像一个经济学家。
       对于穷人来说,它每天必须要不断地做一些基础的劳动,才能够解决自己的衣食住行。而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不必为今天晚上要吃什么发愁,一个外卖就搞定了。
       所以我们有更多的时间能够在咖啡厅里与朋友一起聊贫穷的本质,或者是买一份报刊杂志阅读。所以相比于贫穷地区的人来说我们有更多更丰富的资源和工具去处理阻碍我们的困难。
       第一章提了两个问题:面对贫困国家该不该援助?要怎样援助才有效?这是两个很有建设性的问题,问出了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的疑问,为此书中也给出了很多人的看法,有经济学家的,有商业家的,也有政界人士的看法,并且对此开展讨论和对比。
      书中举了例子,当一个7岁小女孩的贫困问题摆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员工面前时,员工的捐助情况,以小见大,突出个人和国家面对贫困问题的纠结和看法。
      当然其他国家的政界考虑的是这个国家值不值得援助,本国的制度,外交,利益在援助后会有什么变化。
出于人道主义我觉得该援助,不过个人看法决定不了国家意志,还得看想援助国的情况和看法。当然了,我过的援助政策就非常好,如援助非洲地区。
      也有一些人认为援助无效,第一是援助贫困国家没有收获,第二就是援助会让贫困之人变得懒惰,不思进取,导致市场失灵,无法进行有效的经济调节,这就会导致贫穷陷阱的出现。
       我想到一句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贫穷的国家之所以贫穷是因为这些国家有很多土地贫瘠,气候炎热……这些地方性的问题。扶贫并不是富人每天给贫穷地区的人多少钱,让他们吃饱喝足。这并不能够真正的带他们走出贫穷的泥潭。而是应该落到实处去解决这些大大小小的地方性问题。在这点上,我觉得我们国家的扶贫政策就非常值得借鉴,精准扶贫,精准到每一个问题,了解它,解决它。
       我们大家都觉得,援助是有效的。但是在经济学界,或者一些其他的国家,确认为援助是无效的。比如印度就拒绝了来自国际的援助,他们认为,援助会破坏当地的自由市场,使人们停止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卢旺达却因为其他国家的援助走上了致富。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当然这不是一种偶然。
       我觉得援助要因地制宜,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比如当地的地理特性,民族性格,风土人情等,根据贫困的原因进行援助。
      其实我最想弄明白是什么导致的贫困。我个人觉得,缺乏接受信息渠道,比如报纸、电视和书籍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甚至不屑一顾的东西。缺乏必要的基础知识,比如不认字的情况下没有做出正确的决定。被生活中我们忽视的花费所拖累,比如安全的水源,适当的疫苗,普及的教育。还有一些自然原因,比如土地贫瘠,天气太冷或者太热,粮食产量太低,自然灾害多发,地震,火山,海啸多发等。
       总之贫困不是个人和国家的问题,是全球的普遍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全球人民共同想办法解决,无论是借鉴脱贫的经验还是无偿的援助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补充:发展经济学中的贫困陷阱,就是指由于经济中存在恶性循环,而使发展中国家陷于贫困落后之中难以摆脱。贫困陷阱可分为两种:技术陷阱和人口陷阱。由20世纪50年代有三位经济学家揭示了“贫困陷阱”的产生根源:
纳克斯于1953年提出“贫困恶性循环论。拉格纳·纳克斯认为,“穷国之所以穷,就是因为它们穷”。这种同义反复的理论就是所谓“贫困的恶性循环。”
      纳尔逊于1956年提出“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它描述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情况下人口增长与国民收入持久均衡状态。在古代中国封建社会里,经济规模的扩大就是靠人口增长来实现的。
       缪尔达尔于1957年提出“循环累积因果论”。积因果理论,又叫循环累积因果理论,是由著名经济学家缪尔达尔在1957年提出的,后经卡尔多、迪克逊和瑟尔沃尔等人发展并具体化为模型。缪尔达尔等认为,在一个动态的社会过程中,社会经济各因素之间存在着循环累积的因果关系。某一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另一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这后一因素的变化,反过来又加强了前一个因素的那个变化,并导致社会经济过程沿着最初那个因素变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形成累积性的循环发展趋势。
     (三)汤明松同学的主题发言
      现在由我主讲《贫穷的本质》第二章:饥饿人口已达到10亿?这一章读完,通俗易懂,作者通过一些例子清晰再现了贫穷与饥饿。这本书的两位作者,一个叫阿比吉特.班纳吉,印度裔美国人,另一个叫埃斯特.迪弗洛,法国学者。两个人是师生关系后来又成为夫妻。2019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他们,表彰他们在发展经济学领域做出的贡献。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两位作者为了研究穷人陷入贫穷的真正原因,深入五大洲调查了18个国家和地区。观察了最底层的10亿人,发现他们每天生活在99美分的贫困线之下。即使数万亿美元的援助,都没能解救他们于水火之中。本章究竟要论证什么,我做了以下说明和拓展。
      本章开篇以帕克.索林这个例子展开,作者论证了“贫困陷阱”以及贫穷与饥饿的问题,然后以四个小标题具体阐述贫穷与饥饿。我们可以看出,在印度经济非常繁荣,消费品非常便宜的情况下,穷人们的食品消费却是最低的。穷人们不会注重卡路里的重要性,更不注重科学家眼中所说的微量元素,穷人们不注重食品是否健康或者便宜,他们往往选择美味的食品消费。(关于卡路里的小知识,一个人一天所消耗的卡路里:男人在1800-2200,女人在1500-1800才是正常的。无论如何,一个人每天摄入能量不得少于1200卡路里)然而,穷人们还有比饥饿与贫穷最重要的东西,比如婚礼、葬礼以及节日庆祝。本章作者笔下的穷人并非不能吃饱,他们是真的不知道加碘盐,多吃蔬菜有利于健康,补充铁元素有利于治贫血。就像作者所论证到的,他们要面对各种微小环境下的选择,却没有长远的考虑,就会在“贫困陷阱”中越陷越深,也许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
       根据本章我简单论证一下“穷人为什么穷”,在中国的农村,一头牛和一头羊可能是全家的希望,他们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牛和羊的身上,指望它们繁衍新一代的牛羊。但是,等不到牛羊的繁衍,或者牛和羊因为意外死掉,那么穷人的希望就彻底破灭。贫穷不仅仅是穷人思想观念的落后,更重要的是他们没有充足的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穷人靠一头养不活的牛发财,没有长远的考量,就改变不了贫穷的本质。其次,服务于穷人的市场正在消失,他们在未来可能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我们试想一下,以前穷人可以通过小商贩讲价打折或者与商贩关系弄好,穷人可以从中获得一点小利益;但是,在经济发展越来越快的今天,小商贩市场逐渐淘汰,面对的是手机支付、以及一系列的网上操作,这种情况下穷人又该如何立足?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认为,财富流向的不合理源于国家分配体系的不公正。所以制度层面的不合理是导致社会贫富差距的直接原因。正因为制度的不合理,很多穷人被挡在了富裕的大门之外,或者说被剥夺了可能致富的机会。众所周知,穷人没有钱让孩子去接受教育,他们从小只能靠摆地摊,打零工谋生,他们就没有机会获得更多的财富,也没有经济独立创业。就这样,贫穷就会在他们身上恶性循环。
      当然,“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这种说法也不完全正确,穷人在大众眼中被定义为吃不饱饭的人,然而在本章中,一些穷人并非不能吃饱,却由于诸多因素使他们吃不饱。我就此浅谈一下穷人与富人的区别,在穷人的世界里,他们只能通过学一门手艺打工养家糊口,穷人的交际圈很多都是穷人,思维也是穷人的思维,他们的经济收益往往寄托在一头牛或一只鸡上。在富人的世界里,他们学管理当老板、上司,即使投资欠下几百万也要继续投资,他们有很多办法去赚钱。这只是我大概的一个看法。在影片《百万英镑》中,富人兄弟给了一个叫亨利的乞丐一张百万英镑,从此,这个乞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周围所有人对他恭恭敬敬。然后这里所定义的富人,认为有钱人就是富人,金钱至上。
       人从出生开始,就已经区分好贫穷与富有,贫穷已经伴随人类数千年。消除贫困仍然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挑战,饥饿人口仍然很多。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原因有很多,本章仅仅提到了一部分,作者多次举例印度,印度是贫困人口最多的国家,穷人思维可能已经固化,也许再多的经济救助也难以改变穷人贫穷的本质,它需要的是一场真正的变革运动或者理论指导。解决贫困问题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仍然需全世界的共同努力。
      下面是我的一些补充,阿玛蒂亚.森的贫困理论研究。阿玛蒂亚·森于1998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被誉为“穷人的经济学家”。森的研究领域主要涉及社会选择理论、福利经济学、贫困与自由等,其中贫困问题是他始终关注的焦点。森的贫困理论,为人们研究贫困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丰富了贫困的含义,展现了一种研究贫困理论的新范式。森的贫困理论主要包含以下两种视角:第一,权利分析方法。森认为,研究贫困的视角不能只停留在收入层面,应该将贫困者的生存状态以及自身的权利是否被剥夺,作为研究贫困问题的立足点;不能只关注贫困者与其他人之间的收入差距,应该更注重贫困者所能享有的福利与权利。森指出,只有给予人们充分的权利,更多的选择和机会,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贫困。第二,可行能力分析方法。森认为,可行能力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一个人所能获得的自由,即个人在生活中可以选择自己理想生活的自由,是否拥有这种自由可以作为判断一个人是否贫困的标准。可行能力分析方法作为识别贫困的新标准,在对贫困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时,不应该局限于收入低下,个人能力的缺失才是造成贫困的真正原因。森指出,只有充分提升人们的能力,使人们享有更大的实质自由去选择自己理想的生活,才能达到消除贫困的目的,这是一种积极的治贫理论,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以及个体实现各自价值目标的积极理论。
      本章提到了“杀死女巫”,它是中世纪欧洲一场残酷的风暴,将女巫等同于动物在马戏团表演、赤身处决等,是中世纪对女性迫害达到顶峰的残酷活动,和黑奴贸易不相上下。接下来简单补充书中提到的几个经济学家,史蒂芬.列维特被誉为“当今美国40岁以下最负盛名的经济学家”,他的声誉得到了整个经济学界的公认。2005年4月,列维特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魔鬼经济学》(与史蒂芬都伯纳合著),此书成为纽约时报评出的畅销书;罗伯特.默顿.索洛,美国经济学家,曾获得198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获得约翰·贝茨·克拉克奖,主要著作《对经济增长理论的一个贡献》;阿玛蒂亚.森,经济学家,他解决了名为“投票悖论”的问题,并曾因在福利经济学上的贡献获得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代表作有:《技术选择》、《集体选择与社会福利》、《论经济不公平》等。
    (四)左伟同学的主题发言
本章节主要是从饥饿的角度去分析饥饿是否会导致贫困陷阱的产生,因为“穷人”基本被定义为吃不饱饭的人。得出了一个猜想穷人买不起足够的食物,这才是造成他们效率低下、生活贫困的原因。根据这个猜想首先作者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
       帕克由于家庭人口众多使他们没有了耕地,只能去做临时工,但是他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失业状态,收入并不稳定,这导致了他的妻子不得不去给人家当佣人,长子也不得不辍学去当学徒,另外的两个孩子也被送到爷爷奶奶家。而他自己只能靠政府每周给的9磅大米维持生活,这里补充一下9磅约等于4千克大约等于20至24碗饭左右,这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文中也提到了他一个星期有四天能吃两顿另外三天只能吃一顿。能量的摄入不够让他虚弱无力,沮丧,饥饿一点点磨灭他的意志。从帕克的遭遇来看由于饥饿而产生贫困陷阱似乎是非常合理的,但是事实好像并不是这样,这仅仅是一个个例。从现代人类储存的粮食上看食物是非常充足的,并且因为政府的补贴也会十分廉价。
       接下来作者又提出了一个疑问饥饿人口真的已达到了10亿?作者通过几组数据的对比发现,在很多贫困地区,穷人的收入如果仅仅只是用来吃饱维持生存和工作所需的营养和能量那么他们的收入是能够维持的,事实上确是他们仍然挨饿,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很多地区当穷人有了更多的可支配收入时他们往往不会去在意营养的搭配按照经济学的思维去选择更加实惠并且更加有营养的食物,而会选择一些口感更好,更高档的食物。所以食物短缺可能并不是贫困陷阱的原因,那么是不是因为食物的质量呢?通过印度和孟加拉国参加奥运会获奖名次的数据以及南亚人的身高问题,就能很清楚的看出营养不良可能才是导致贫困陷阱产生的原因之一。如印尼的铁营养状况研究表明穷人似乎并不在意自己是否缺乏微量元素,他们在选择食物时主要考虑到的不是价格是否便宜,也不是有无营养价值,而是食品的口味怎么样。这间接的导致了他们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去维持自己胜任更好的工作。
       除此之外穷人们还有比食物更重要的事情,他们似乎更热忠于把更多的钱花在婚礼、葬礼以及购买一些娱乐品来满足自己精神上的空白。在最后作者总结了一个结论穷人需要的食物可能并不是仅仅要吃饱,而是要有营养有质量的食物,然而食品政策只停留在穷人需要的只是便宜的粮食。
       根据这一章节内容我想到了两个国家的发展史----中国和印度两个几乎同时建国(印度1947年,中国1949年),并且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以及最多的贫困人口的国家。两国建国初期人均GDP水平基本一致,然而在七十多年后的今天中国已经快实现了全部脱贫,而印度首都孟买却有着世界上最大的贫民窟。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两个国家一样的起点,发展到今天却相差如此之多?(截止到今年中国GDP大约在990865万亿人民币,印度GDP大约为2.94万亿美元)
      通过上面对于饥饿是否导致贫困陷阱产生原因的分析可以发现,作用于这两个国家的发展历程上看饥饿可能真的会导致贫困陷阱的产生。
     先来说中国吧,大家都清楚我国经济的腾飞是在四十年前的改革开放以后,而那个时候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切切实实的解决了大多数人温饱的问题,而后人们才能创造更多财富,之后又实行了精准扶贫政策,让饥饿不能成为影响生产力解放的障碍。是真真切切的去为了解决所有人脱贫的政策。而在今年的五月份,中国十四亿人口能够完成脱贫,今天五月五日我们已经完成了全国脱贫的壮举。那么反观印度这七十年的发展他们是否解决了饥饿的问题呢?答案是解决了一部分,但是并没有保证更多的穷人能吃饱饭挣更多的钱。顽固的种姓制度在印度国内根除不掉。对穷人的歧视加重,阶级固化严重,贫富差距巨大再加上生育政策的不恰当,导致人口众多一个家庭往往要养四五个孩子,让贫困家庭吃饱饭这个简单的问题越来越困难。再加上整个社会的眼光集中在少数精英上,穷人的生活水平得不到改善使得底层人民的劳动力得不到解放,孟买街头到处都游走着寻找工作的穷人。这些人劳动力得不到解放必然会影响印度的生产力的问题。有一本专门纪录印度穷人的书叫《地下城》,作者是凯瑟琳·布,以花费三年时间追踪访查孟买最底层的人群,通过录音、录像、访谈,纪录了2007年至2011年间这些居民们的生活状况。通过这些可以看出印度虽然最近几年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穷人的生活依然没有得到改善。我想这个可能也是他与中国经济发展上存在较大差距的原因之一。所以想要穷人摆脱贫困陷阱使国家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政府首先得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才能解决其他更多贫穷带来的问题,最终走向脱贫。
         Ⅱ、补充发言部分
刘曦同学的补充发言,大概的看了一下《贫穷的本质》一书的目录,了解到该书用了九章的内容,从营养,健康,教育,生育,风险管理,贷款,存款,创业,政治参与等九个方面探讨穷人的生存,选择和突围,以及原著制度对穷人的意义。初看了两章节的内容,有一个较深刻的体验就是经济学研究需要通过大量的数据支撑以及实地考察。
在摩洛哥偏远山村的一户穷人,就算吃不饱家里面也需要有电视机,这让我不禁想到自己曾经经历过的一件事,一天我看到邻居家的小孩出门回来,打招呼时候问他去了哪里,才知他去换了一部最新上市的苹果11(价值8000元人民币),而他们家的生活并不是殷实的。当时我真的难以理解生活本来不富裕的情况下为何要花费那么多去买一部手机,看了该书的这部分内容后大概有了一些了解吧。在大多数富人眼中穷人总是把食物放在第一位的,然而事实恰恰相反,因为思维的受限,穷人往往会在一些事情上很极端,比如说书中提到的穷人会因为婚丧嫁娶而话费掉毕生的积蓄,这也许可以说成穷人的思维是局限的。
看第二章的内容时,很深刻的印象就是提到了很多关于印度话题,让我想到了曾经看到过的一部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真实反映了印度贫民窟人民的生活,从一个小人物的成长,折射出印度社会人文的种种变迁,但是每一个问题勾起的记忆碎片,串起了一段人生。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印度贫富差距之大是我们难以去想象的,穷人为了吃食而烦恼,而富人可以坐在餐厅里享受着优质服务并且细细品尝食物,穷人住在勉强搭起的房子里,而穷人的房子连富人房子的一间卫生间都无法比较,富人的生活到处都是花草树木,穷人的生活到处都是腐烂与恶臭。很难想象这样大的差距存在于同一所城市。
      Ⅲ、彭老师的点评以及补充
(一)本次读书会是我们第一次开启经济学的大门,彭老师给同学们简明扼要的介绍了读书方法,读任何一个学科,首先要先了解该学科的基础理论,其次要了解该学科的发展历史,第三要关注学科前沿性问题。
(二)彭老师推荐了几本经济学著作,第一本是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安东尼·萨缪尔森创作的一部教科书性质的经济学著作——《经济学》,首次出版于1948年,1985年后的《经济学》版本由萨缪尔森与耶鲁教授威廉·诺德豪斯合撰修订。
第二本是美国经济学家N·格里高利·曼昆(N. Gregory Mankiw)创作的经济学著作——《经济学原理》,于1998年由美国德赖登(Dryden)出版社出版。 该书1998年在美国出版时创造了两项吉尼斯世界记录:一是这本书还没有完稿时,出版商就出价250万美元买下版权,从而创下经济学著作卖价的吉尼斯世界记录;二是这本书一出版便很快风行美国,当年销售量就达到了20万册。其畅销速度和畅销数量又创下吉尼斯世界记录。
第三本是梁小民教授的经济学通俗读物——《经济学是什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三)彭老师还为同学们推荐了《经济学人》杂志及《华尔街日报》中文版等网站,并介绍了近期中国银行的“原油宝”事件。 
      本次读书会开展有序,所涉及的知识丰富,让同学们收获满满。读书会在老师详细的讲解声,以及同学们激烈的讨论声中慢慢走向尾声……
(文\和月松  图\彭红军)